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代码:650204
专业名称:戏曲表演(京剧表演专业方向)
二、入学要求
入学要求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声乐表演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学校等单位从事京剧表演、京剧教学等工作,在社会团体及基层文化站中从事戏曲艺术普及、群众文化辅导、培训以及创作、组织、策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目标
(1)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良好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等素质;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阅读能力。
2、知识目标
(1)具备较强的表演能力。
(2)掌握戏曲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戏曲作品鉴赏能力。
(3)掌握一定的跨专业的基本技能。
(4)掌握一定的文学、历史、美学等文化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表演的创造体现能力,能够胜任各类角色创造;
(3)熟悉剧目排演技演出流程;
(4)掌握扎实的戏曲表演基本功和舞台表演技巧,具备舞台表演和人物形象塑造的能力;
(5)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6)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和较强的审美能力;
(7)具备较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够进行戏曲表演的组织、管理与辅导工作。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根据戏曲表演专业京剧表演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对京剧表演人才的能力要素与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分析研究,日博best365官网确定了京剧表演方向的课程体系。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实训课四大类。课程体系从戏曲表演人才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保证了戏曲表演人才的大专规格、文化素养和岗位核心业务能力。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保证该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和岗位群所需的人文知识、语言知识,满足国家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国防教育要求,支持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0学时
课程目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修养和素质、落实高校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主要渠道,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学习科学理想信念的内涵,中国精神的内涵,把握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道路的精髓,把握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的具体要求等。同时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自觉规划人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在教学目标确立上与党中央的教育精神相一致,本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保持高起点、高要求,体现出艺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特色和作用。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力争融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素质提高于一体,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突出日博best365官网艺术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增强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和理论的说服力。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8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高职高专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和认同;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艺术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科学内涵、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当代中国最具可行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教学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艺术类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大学语文》 60学时
课程目标:大学语文是一门艺术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在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评价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底蕴,陶冶艺术情怀,培养多向思维,改善并提高艺术专业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为载体,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学和文化知识,对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发展线索、创作规律、欣赏方法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体认不同类型应用文的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要求:突出日博best365官网艺术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学生专业来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注重基础,尊重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
(4)《英语》 60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全面训练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理解、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四项技能的基础课程。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趣的课文内容和全面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课程内容适合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注重实用性;为学生提供更加通俗、简单、易于接受的英语内容,改善学生将来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效果;增强学生对外文资料的阅读和查找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生动有趣的课文为载体,从中提炼出必不可少的语法知识和惯用法中的语言难点,由浅入深、逐步讲解要点。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比较;精心设计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各项英语知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逐步充满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还有大量的回顾和对比练习,帮助学生不断复习学到的知识,深入理解语言含义和运用的环境。
教学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适用度,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始终把实用性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传达给学生。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结合日博best365官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调整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
(5)《计算机基础》 34学时
课程目标:《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学生为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实现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理论实践一体课。该课程旨在教育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树立知识产权意识,遵循信息伦理规范,合理合规进行信息技术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解决问题的信息意识,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信息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Photoshop等常用办公软件为基础搭建学习环境,通过项目驱动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简单的安全维护,熟练掌握Windows7、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的操作技巧。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初步掌握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日博best365官网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虑艺术类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专业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的困难。结合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随时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素养。
(6)《生涯规划》 34学时
课程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为本日博体育高职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素质类必修课程。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时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包含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自我规划与管理、职业素质等几部分内容。通过课堂学习及相关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等个性特征;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及本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掌握自我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升职业素质,为择业、创业及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该课程既有知识传授,也有技能培养和态度、观念转变。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论与实践结合,讲授与活动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例如,除常规的课堂资源之外,可以引入一些专业的测评工具。结合本院各专业学生特色,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设计,课外调研等。
(7)《大学生心理健康》 26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及参与相关活动,使学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学会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适应、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主要内容:本课程从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入手,结合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实践,探讨了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成长、人格完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交友恋爱、就业择业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同时也对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做了简单介绍。
教学要求: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本院学生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学习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去理解、感悟,达到心灵的真正触动,最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心理自我调节的依据,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如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也要调动多种社会资源,如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补充教学形式。
(8)《艺术概论》 68学时
课程目标:通过观念导向和行为目标教学,使学生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学生专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的养成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如参观博物馆、画廊、观看艺术演出等,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艺术创造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的艺术实践奠定思想基础。
1.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客观评价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
(2)引导学生从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各个角度,了解艺术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不同艺术与文化及相关其他学科的关系。
(3)了解艺术的分类、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特点和语言形式。
(4)了解艺术作品的一般价值尺度。
(5)正确看待当代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达到能从哲学、美学等角度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一般的分析和批评。
(2)能结合专业学习要求对艺术作品有“二度创作”能力。
(3)提高学生良好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灵学活用、学以致用的能力。
3.素养目标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陶冶艺术情操、发展艺术个性;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主要内容:本课程第一章至第三章从艺术外部研究艺术,包括艺术本质、艺术发展规律、艺术门类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四章至第六章从艺术本体来研究艺术,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的理论。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的、科学的艺术观;开拓艺术视野和增强艺术修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艺术实践,培养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不讲高深晦涩理论,不搞纯理论研究,教学以适度、够用、实效为原则,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学以致用。把理论教学、学生自学、艺术鉴赏、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社会中的艺术现象,运用所学的艺术理论加以分析,正确评价艺术现象,剖析艺术问题。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开展艺术鉴赏活动,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艺术表现力。
(9)《形势与政策》 32学时
课程目标:《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融时效性、针对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发展,正确领悟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与此同时,期待学生能结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时指导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规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主要内容:本门课程通过开展时事讲座、线上学习等授课方式,涵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等各主题的重大发展形势与政策问题。本课程通过解读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为主要内容,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基本理念、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类资源,帮助学生及时解读、领悟课程内容。采用讲座、观摩、演讲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0)公共选修课 112学时
课程目标:日博体育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拓展性素质要求,开设跨专业的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和胜任面向更广泛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
主要内容:日博体育根据现有条件每学期开设面向全部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如《音乐欣赏》《摄影基础》《舞台化妆技巧》《戏曲欣赏》《国画》《软笔书法》等,提高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
教学要求:教务处依据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设立、安排、审核课程。开设课程要注意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及接受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和资料要注意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程保证学生京剧表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技能的掌握。
京剧表演方向共开设专业基础课程8门:
(1)《中国戏曲简史》 26学时
《中国戏曲简史》的学习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戏曲发展的历程,以及戏曲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影响,各种剧种的衍变,全面的掌握戏曲知识在继承发展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创新,更能清晰地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于戏曲发展要求,在舞台上表演创作时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服务于戏曲文化事业起着重要作用。
(2)《毯腿功》 324学时
《毯腿功》课程是培养京剧表演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本课程训练学生腿的柔韧性、控制能力,增强学生的腰腿力量,并训练各种筋斗技巧,为剧目教学奠定基础。
(3)《把子》 162学时
《把子》课程是训练学生戏曲武打技术的基本功课程,通过各种把子套路的学习,训练学生在戏曲武打中相互配合的协作能力,服务于剧目教学。
(4)《身训》 162学时
《身训》课是戏曲学生专业必修课,是以动作、造型、舞蹈为主的形体课程,主要训练面部表情、手势和脚步,提升学生圆、顺、美的动作规律和能力。
(5)《角色创造》 136学时
通过《角色创造》课程,加强学生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使学生掌握表演创造技能和表演创作基本理论,进一步提升舞台表演能力和人物形象塑造能力。
(6)《视唱练耳》 34学时
本课程通过对学生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分析能力与听写技能的全面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读谱,应用听觉准确分析、理解与表达音乐要素的能力。
(7)《锣鼓经》 34学时
学生通过《锣鼓经》课程的学习,了解用板鼓、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及用以衬托紧张、活泼、闲适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如慢长锤、急急风等,增加戏曲音乐方面的知识。
(8)专业选修课 84学时
专业选修课以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丰富学生专业能力、拓宽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空间为目的,为学生学习、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内更广泛知识、技能而设置的选修性课程,如戏曲表演专业的《角色创作》、《脸谱化妆》、《戏曲化妆》、《基功教学实践》等。它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学生自主选择,既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补充,也更契合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倾向;对于丰富、深化教学内容、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1、专业核心课程
戏曲表演专业京剧表演方向核心课程的设置旨在突出戏曲表演人才特色培养和职业岗位素质培养。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剧目课》,课程设置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分析入手,旨在培养学生角色创造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以培养各行当舞台表演能力为主线,职业能力课程的考核,以彩排、演出等形式进行,与演出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剧目教学为载体,剧目教学贯穿学习始终。通过不同剧目,学习掌握本行当表演的技能技巧,从而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完全统一。剧目课按行当分为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花脸、文丑、武丑等。
教学目标:以戏曲演员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以戏曲表演工作流程为主要训练内容,注重演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养成,使学生熟悉本行当演出各环节的任务,具备戏曲表演能力和戏曲演员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以戏曲表演岗位工作为主线,学习本行当表演所需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以及舞台演出的各种程式化的戏曲舞台表演套路。经典教学剧目包括:
老生行当:《大保国》《二进宫》《辕门斩子》《文昭关》;
武生行当:《武松打店》《蜈蚣岭》《八大锤》《杀四门》;
小生行当:《罗成叫关》《黄鹤楼》《辕门射戟》;
青衣行当:《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女起解》《大保国》《二进宫》;
花旦行当:《红娘》《红楼二尤》《花田错》《霍小玉》;
武旦行当:《打焦赞》《扈家庄》《盗仙草》《竹林计》《女杀四门》;
老旦行当:《钓金龟》《望儿楼》《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
花脸行当:《双李逵》《二进宫》《铡美案》《遇皇后》《打龙袍》;
文丑行当:《连升店》《活捉三郎》;
武丑行当:《时迁盗甲》《九龙杯》。
各行当以剧目教学为载体,将本行当经典剧目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方法:戏曲表演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为“口传心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授课老师,又是表演内容的示范者,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习本行当的技能技巧,塑造戏曲典型人物,体验演员真实的工作氛围和情境,熟悉戏曲表演工作全过程。
教学环境:授课地点为戏曲表演排练厅和日博体育排演场。
考核设计:实践型课程考核采取考核小组集体打分的方式进行。
京剧表演方向共开设专业核心课程2门:
(1)《剧目》 810学时
《剧目》课程是本专业方向最主要的专业课程。学生将根据各自的行当,学习不同剧目,掌握和运用京剧表演艺术技巧,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2)《剧目排练》 162学时
《剧目排练》课将剧目课程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按照演出程序进行排练,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训练,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积累舞台演出经验,该课程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
2、实习实训
七、教学进度与学时安排
(一)教学进度总体安排
戏曲表演专业(京剧表演方向)分三个学年六个学期进行教学,总计114 周。其中,课堂教学81周,课外技能实训4周,考试考核10周,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2周,毕业教育1周,毕业综合作业创作4周,毕业实习12周。
(二)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课内教学进度与总体安排见表二。
(三)实践教学安排
实践教学总体安排见表三。
(四)课程结构比例
课程结构比例见表四。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京剧系教学成果显著,已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京剧系充分发挥北京名师及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及“梯队建设”。积极为教师、学生创造舞台实践机会,鼓励教师参加院系的艺术创作,艺术表演等活动培养教师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设施
京剧系目前拥有5间大型授课教室,9间中型授课教室和10余间小型授课教室,数10间琴房(京剧音乐),1个中型排练厅(排演场4楼),1个大型剧场(日博体育,日博best365官网)。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由于专业特殊性,剧目等主要课程的教材一般为剧本及曲谱等构成,京剧系内部有建校以来传承留存的京剧剧目教学剧本数千本,按照行当剧目的不同,分类存档。每个行当每种路数不择相同,日博体育近些年梳理京剧系教师所教剧目,并按照行当分类,筹备日博体育京剧系剧目教学教材,目前花旦行当已完成撰写、汇总等工作,准备排版印刷。其余行当及基本功教学教材正在筹备当中。
2.图书文献配备
学校拥有专业图书馆和阅览室,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音乐表演行业政策 法规、行业标准、艺术规范等;戏曲表演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京剧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机房,音乐系所有音乐教室和排练厅都配备多媒体设备。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1、根据“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改革,开展课堂革命,广泛使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
2、根据生源情况进行细致的学情分析,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灵活教学,因材施教。
3、全面打造有用、有趣、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4、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5、课堂与舞台实践相结合,实行课堂与舞台的无缝对接。
6、学校教育与艺术院团实践相结合,深度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7、挖掘课程思政,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五)学习评价
1、构建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评价体系。
2、建立日常学习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评价体系。
3、建立实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4、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
5、学校与合作院团评价相结合。
(六)质量管理
1、根据学情分析,针对不同情况的生源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3、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
4、制定学生艺术实践管理制度,真正落实“以演促学,以演促教”。
5、完善校企结合,院团合作运转机制。
6、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学生必须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方可毕业。其中要求每名学生自选3门课程,其中必须包括1门公共选修课和1门专业选修课,另外1门不限,每门课程28课时。